保函网

专业保函办理平台

保险公司是否真的会破产呢?

2024-08-19 00:41:15

  一朋友刷视频,刷到三家要保险公司破产,担心的不得了,自己买的保险怎么办?还有效吗?能理赔吗?

  马上问我怎么办?考虑到不少朋友也有类似的担心和困惑,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第一保险公司真的会破产吗?第二如果破产,怎样善后?如果不会破产,出问题又是怎么处理的呢?关注勇哥话财经,给您不一样的解读。

  先说第一问题:保险公司会破产吗?也会,也不会。

  为什么这样说?首先要确认的是寿险公司还是财产公司,不能笼统说买的产品是太保的或者是是平安,而要区分是太保财产险的产品,还是太保寿险的产品。

  有人就问了这二者有区别吗?有区别,还很大。简单讲:买保险是用来保人的,还是保物的。如果是用来保物的,就是财产险。比如每年买的车险,主要是保车子的,以车子为标的,类似的还有厂房啊,住宅啊,都是这一类,都归财产险管。另一类,就是保人,也就是万一人伤了、残了、病了、走了,保险公司给钱;这一类,归人寿保险。当然这是比较简单粗暴的说法,细说还是比较复杂的。

  通常一家保险公司就是一个集团,集团公司,即有寿险,也有财产险。以平安为例,就包括平安财产险和平安寿险,一般还会有资产管理公司等。虽说都是一个集团公司,是亲兄弟,但还是明算账,是互不干涉,相互独立的法人,自负盈亏;其他保险公司也是如此,比如太保啊,人保啊等等。

  做了以上的铺垫,现在正式回答第一个问题:保险公司是否会倒闭?财产险是可以破产倒闭的,而人寿险是不允许破产的,只可以分立和合并,除了这两个原因,不得解散。

  大家注意这里的用语:是解散,而不是破产。感兴趣可以搜索一下《保险法》第八十五条。

  小结一下:不能笼统地说保险公司,是可以倒闭破产,还是不可以,要具体看是寿险公司还是财产险公司。

  第二个问题:保险公司出问题了怎么处理呢?根据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就有两种情况了。

  先说可以倒闭的财产保险。如果有问题,资不抵债了,那就接管呗,接管整顿后,如果也没有人做接盘侠,怎么办?倒闭呗。为什么说的这么轻巧呢?

  因为财产险经营的都是短期险,大部分是一年期的,而出问题后往往是公司先被接管,接管的期限一般是两年,两年内的现存保单都会被安全、平稳过渡,该理赔的理赔,该处理的处理了,所以接管整顿后,该倒闭就倒闭了。

  再说不能倒闭的寿险公司,出问题了怎么办呢?

  同财产险处理方式一样的:先接管,再整顿,然后重新上市。区别是如果整顿、注资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有一个接盘侠,不能破产倒闭。

  这是与寿险的产品大部分是长年期的有关,时间很可能就是一辈子,处理起来也就没有财产险那么简单粗暴。

  先给大家吃个定心丸,和财产险不同,寿险不仅要找个接盘侠,而且是“概括承受“。必须要秀一下这个专业词语,因为这个法律用语代表了法律的庄严承诺,玩笑不得。翻译过来就是照单全收,不能挑挑拣拣,买保险时怎么承诺的,一点都不能改变。保证投保人不会吃亏,该怎么赔,还是怎么赔,该赔多少还是赔多少,一分一厘都不会差。

  还是不怎么相信?那我们上几个真实案例。

  案例一:新华保险

  2006年,新华保险130亿公司资金挪用被曝光,导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充足率仅为61.32%;随后新华保险被接管,工作组入住。2008年9月,一家基金公司接手了新华保险的股权。经过整顿、注资等操作,达到预期效果,接管结束,工作组退出,新华保险重新上市独立运作。而那家基金公司把手上的新华人寿38.815%股权全部转让出去,干净利索退出。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位活雷锋是谁呢?它就是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公司!

  好奇这是家什么公司吗?查下股东构成,发现只有一个股东:国家财政部,财政部的背后是谁?不就是我们国家嘛。是不是这个雷锋的身份很不简单?不过一进一出,中国保险保障基金盈利12,5亿。

  案例二:中华联合保险

  2010年中华联合保险出事被接管,保险保障基金再次出手,接手中华控股75.135%的股份,代行股东权利。通过接管、整顿、注资等多措并举,企业恢复生机,接管结束,工作组退出。保险保障基金将股权全部转让,纯赚84亿,完美退出。

  案例三:安邦集团

  同样的味道,同样的配方,同样的神奇三板斧。

  第一板斧:接管。2018年工作组接管有问题的安邦集团。

  第二板斧:整顿注资。雷锋这时又出现了,保险保障基金注资608.04亿,拿到安邦集团98.23%的股份,原有股东绝大多数被清退。这次问题有点严重,接管整顿不行了,于是2019年7月成立了一家新的保险集团:大家保险集团,大家集团再合并经整顿、剥离瘦身后的安邦集团,且是概括承受哦,没有一例客户权益受到损害。

  第三板斧:退出。工作组撤出,保险基金把掌控的股权转让,潇洒退出,不留一片云彩。

  案例四:美国集团

  但但我们的案例还不够说服力,再看看外国人是怎么处理的,拿美国国际集团-AIG为例。

  2008年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AIG也牵连其中,受到重创,不得已美国政府动用1820亿美元,分三次对AIG进行救援。具体实施援助是美国财政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等。

  通过一系列整顿、瘦身、出售了一些不盈利或盈利不好公司业务等,再加经济复苏的大环境,美国集团实现了华丽转身。

  2012年12月11日,美国财政部卖出危机中接手的AIG股票,标志着美国历史上最大金额救援行动结束。而美国财政部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盈利227亿美元,也实现了多赢。

  有没有人担心没有接盘怎么办?看过上面四个真实案例,是不是就不担心了?是不是如果有机会,我也愿意做接盘侠呢?

  那这四个真实案例,有什么启示呢?

  第一、 不管中国还是外国,处理问题的方式无外乎那三板斧:接管、整顿注资、退出。

  第二、 股东有更换,保险公司也可能有变更,但客户的利益没有改变,得到了保护,没有一例违约。

  第三、 在救援活动的背后,是国家的支持,国家的兜底和背书,所以尽管放心。

上一篇   下一篇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