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函网

专业保函办理平台

央视说保险理财陷阱,买保险不再怂

2024-10-27 07:01:17

  “节目播出的隔天,就有客户来我们公司咨询相关情况,公司已经采取一定措施应对可能的退保。”某寿险公司人士对保险周刊记者表示。

  该人士口中的节目是指2012年12月16日央视播出的《每周质量报告》,该期栏目对某寿险公司在某大型中资银行销售保险产品的“理财陷阱”进行了报道。节目的播出,对一些主要寿险公司的银保业务产生了相当影响。记者了解到,尤其是在该银行销售的各家公司的银保产品,一周销售所得保费收入环比出现明显下降。

  不过有业内人士也对该报道提出质疑,将不同险种粗略对比即得出保障成本过高的结论是否合理?且节目中专家的解析过程及结论也有待商榷。

  争议:专家解析是否专业

  2012年12月16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栏目进行了题为“保险理财陷阱”的专题报道,报道了某寿险公司通过某大型中资银行渠道销售的红双喜两全保险(分红型)(C款)和吉祥如意C款分红型保险产品在产品设计上和销售过程中存在相关问题。

  事实上,该节目报道的存款变保单、夸大收益的情况在银保产品销售中并非偶然情况,此前就有包括金满仓B款年金保险分红型、盈盛C款(分红型)、美满一生年金保险(分红型)、红上红F款两全保险(分红型)、金宝顺A两全保险(分红型)、富富余1号保险在内的多家寿险公司的保险产品遭受过类似质疑。

  不过,该节目播出后也在业内引起了一些争议。

  接受记者采访的某银保险企人士表示,业内不否认节目中的重庆某客户于某大型中资银行中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了某保险产品,这种情况涉及的销售误导问题确实是银保产品销售存在的一大弊病,监管层已下定决心予以坚决治理,各地保监局也出台措施规范银保市场,各家公司也积极配合着手解决。

  而业内对该节目的质疑主要在于,将分红型两全保险与消费型意外险对比得出保障成本过高,是不是合理?该节目大篇幅报道了两位专家对案例的分析,但专家的解析过程及结论有失偏颇。

  余波:众险企遭殃

  尽管央视的报道受到业内质疑,该报道也未涉及多家公司,但节目所指某寿险公司的产品不止在某大型中资银行一家销售,且该行代理销售的银保产品所属亦不止一家寿险公司,所以该节目的播出对寿险公司的银保业务均产生了影响。

  记者获悉,不包括国寿在内的六大寿险公司(平安寿、新华、人保寿、太保寿、泰康、太平人寿)在12月17-23日的一周内,整体银保业务规模环比下降24%,且被曝光的某大型中资银行的银保业务周降幅超过其他银行渠道。

  数据显示,A寿险公司12月17-21日期间的银保业务保费规模相较12月10-14日减少了58%;其中在工行渠道减少了57%,农行渠道减少30%、中行渠道减少47%,建行渠道减少最多,降幅达80%。

  12月16-22日B寿险公司银保保费环比12月9-15日,减少了26%;其中工行渠道减少了27%,农行渠道减少27%、中行渠道减少37%、建行渠道减少40%。

  C寿险公司在12月17-23日内的总体银保保费比12月10-16日减少16%;其中工行渠道减少了17%,农行渠道减少15%、中行渠道增加了24%、建行渠道减少36%。

  此外,记者还从某银行系险企处了解到,其12月16-31日日均业务规模较12月前15日数据下降超过30%。可见央视该节目播出后的一周时间内,多家寿险公司在工、农、中、建、邮储行为首的银保业务规模环比下降明显。

  警醒:当心存款“送”保险

  记者了解到,该节目播出后,有寿险公司接到不少客户咨询,险企也立即做出反应,制定相应举措,接待客户投诉并做好退保防范。措施包括电话会议,制定客户应对参考资料,从产品设计原理、不同保险产品的功能特点及保险观念等方面向客户解答,及时了解追踪分支机构的银保业务,适时进行指导等。

  另外,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购买保险需根据自己的保障需求,不能把保险错认为银行理财产品,也不要进行收益方面的简单比较。再者,不能一味听信银行理财专员介绍,对于存款“送”保险的说法要警惕,也不要轻易相信过高产品收益的承诺。而在购买保险时,须明了“缴费期限”和“保险期限”的概念,以免抉择失误。

上一篇   下一篇

其他文章